“云安全”推动安全行业改变
“云计算”是个已经用得很滥的字眼,Google、微软、IBM等大牌厂商都推出了自己的云计算计划,由于大家所在行业不同,所以其“云计算”计划的表现也各不相同。但仔细研究就可以知道,这些云计算的侧重点虽有不同,利用互联网化的思路来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却是其中的共同点。
与这些云计算的思路相似,瑞星率先于2008年7月推出了自己的“云安全”系统,这是云计算在安全行业的最新应用。“云安全”系统利用8000 万云安全客户端对网络中软件行为的异常监测,获取互联网中木马、恶意程序的最新信息,智能服务器对这些信息进行自动分析和处理后,再把病毒和木马的解决方案分发到每一个客户端,使这些客户端可以主动防御挂马网站、盗号木马等恶性攻击。
经过一年的顺利运行,云安全系统给安全行业带来的推动是显而易见的:
第一,在“云安全”系统的支撑下,瑞星工程师分析其数据趋势,可以准确预告互联网上的安全大事件。经过对数据的趋势分析,瑞星专家可以准确的了解用户感染了哪些木马病毒,被哪些挂马网站攻击,就像人们通过分析卫星云图预告天气一样,对互联网安全威胁做准确的预估。
第二,通过对“云安全”系统数据的分析,瑞星专家可以对杀毒软件做出最大限度的优化,使其查杀能力更强,消耗资源更少。经过分析系统数据的病毒趋势、挂马网站行为等,瑞星工程师可以针对大量类似的病毒做出“通用查杀代码”,有时候一条经过优化的病毒代码可以查杀几十万个类似的木马病毒,这样不单可以大大减小病毒库的体积,使杀毒软件运行更快,还可以查杀许多未知新病毒。自“云安全”计划实施以后,瑞星杀毒软件的病毒库体积已经减小了60%以上。
第三,由于采用了“服务器+客户端”的逻辑结构,瑞星杀毒软件变得更轻,误杀更少。与Googledocs的思路类似,瑞星杀毒软件的很多功能被放到了“云安全”的服务器端,例如虚拟机状态下的病毒分析,传统杀毒软件会放到客户端实现,但会耗用大量资源,使机器运行缓慢,而且容易误杀、误报。而放到了服务器端之后,杀毒软件只要连接服务器即可获得分析之后的结果,不消耗任何资源,而且绝对不会误杀。
在瑞星“云安全”建立之初,无论用户、媒体还是行业内部,对于能起到的作用无不抱着怀疑的态度,一些采用不同技术思路的同行厂商也有很大争论。但“云安全”系统顺利运行一周年的结果表明,它不但推动了整个行业截获、处理挂马网站和病毒样本的流程;而且使杀毒软件本身也有了很大提高,查杀能力更强,运行更顺畅。
txlhot 发表于: 2009-07-27
我要回答相关推荐
-
IT专业人士的最佳云安全认证
虽然对某些安全认证计划的价值存在一些争议,但他们中的大多数还是比传统的自学方案更能为专业人员提供更加有效的帮助。
-
WannaCry危情三日:亚马逊、微软与阿里的应对之态
针对这一“WannaCry蠕虫病毒 ”事件,三大巨头云服务厂商都明确了一个观点:这类安全事件并不是结束,这只是一个开始。
-
WannaCry警示:学会检测和减轻云端恶意内容
多年来许多人都预测到了云将是革命性的。我们也已经看到了这一预测正在成为现实:企业正在利用云更快地为用户提供更多的功能,并减少运营开销,从而全面加强对业务的支持。
-
Cisco CloudCenter Orchestrator漏洞如何工作?
业界有一个关键的安全公告,是 针对Cisco CloudCenter Orchestrator中的一个漏洞,该漏洞导致Docker Engine管理端口可以在Cloud Orchestrator系统之外访问。
-
如何发现和预防man-in-the-cloud攻击
多年来,越来越多的信息已经转移到并存储在许多云平台中。Dropbox,Microsoft OneDrive和Google Drive等服务让这样的过程变得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