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安全”风生水起 云计算真的安全?
仿佛在一夜之间,几乎所有的杀软厂商都如雨后春笋般的推出了自己的“云安全”。大肆宣扬云安全为安全领域的救世主,它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反病毒软件的能力。目前,各家都把自己的云安全描述的异常出众,虽然是各择烁词,但是稍微留意他们讲的就能发现描述的几乎都是一模一样的东西。下面,我给大家看看反病毒公司“云安全”出现前后的更新病毒库步骤的对比,大家就知道“云安全”到底是什么了。
云安全,顾名思义,是一个从“云计算”演变而来的新名词。通过GOOGLE搜索到的相关介绍了解到: “云安全(Cloud Security)”计划是网络时代信息安全的最新体现,它融合了并行处理、网格计算、未知病毒行为判断等新兴技术和概念,通过网状的大量客户端对网络中软件行为的异常监测,获取互联网中木马、恶意程序的最新信息,推送到Server端进行自动分析和处理,再把病毒和木马的解决方案分发到每一个客户端。
云安全未出现之前:
用户上报病毒样本,通过病毒工程师的分析测试,如确定为病毒的,即对这个病毒样本提取特征值,加入到病毒库中,给予用户升级。
云安全出现以后:
客户端上安装了一种搜集器,一旦搜集器发现可疑文件,便自动将该可疑文件上传到服务器,然后病毒自动分析系统对该可疑文件进行自动分析并提取特征,加到病毒样本库里,并自动升级。
通过对比发现,算不算“云安全”,取决于是否“从用户机上发现可疑文件并自动上传”。且不论真正意义上的云安全需要的服务器数量有多么庞大,就单单“从用户机器上提取可疑文件”这点就让绝大部分的用户有抵触心理。试想一下,如果把你机器上的个人隐私、商业机密文件或程序当做“可疑文件”收集到服务器上,其后果可想而知。
事实是真的技术革命,还是又一次的概念炒作,相信大家都已经很明白了。联想起数年前,众安全厂商也是一夜之间都声称自己加入了“主动防御”功能,后经测试证明,这些跟风的厂商大都只是把HIPS的一部分功能改头换面之后美其名曰“主动防御”来炒作罢了。
慢慢的发现,现在的安全业界渐渐的都把精力放在了“娱乐”上,你今天出了“云计算”,我明天就出个“云安全”,你研究发现宇宙的“暗能量”,我研究发现操作系统的“暗安全”,好似什么都不甘落于人后,都饶有兴致的掺合一把。瑞星更是直接更名为:北京艺进娱辉科技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实在是让人哭笑不得。试问,我们还能信任杀毒软件吗?
云计算是未来安全领域的救世主,还是徒有其名的炒作,相信广大用户已经看得很明白了。诚信,是任何公司都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如果缺失了这点,再如何的偷换概念,其结果也只能如三鹿、百度之流失去民心。
txlhot 发表于: 2011-03-22
我要回答相关推荐
-
IT专业人士的最佳云安全认证
虽然对某些安全认证计划的价值存在一些争议,但他们中的大多数还是比传统的自学方案更能为专业人员提供更加有效的帮助。
-
WannaCry危情三日:亚马逊、微软与阿里的应对之态
针对这一“WannaCry蠕虫病毒 ”事件,三大巨头云服务厂商都明确了一个观点:这类安全事件并不是结束,这只是一个开始。
-
WannaCry警示:学会检测和减轻云端恶意内容
多年来许多人都预测到了云将是革命性的。我们也已经看到了这一预测正在成为现实:企业正在利用云更快地为用户提供更多的功能,并减少运营开销,从而全面加强对业务的支持。
-
Cisco CloudCenter Orchestrator漏洞如何工作?
业界有一个关键的安全公告,是 针对Cisco CloudCenter Orchestrator中的一个漏洞,该漏洞导致Docker Engine管理端口可以在Cloud Orchestrator系统之外访问。
-
如何发现和预防man-in-the-cloud攻击
多年来,越来越多的信息已经转移到并存储在许多云平台中。Dropbox,Microsoft OneDrive和Google Drive等服务让这样的过程变得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