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产业脱离不了供给与需求平衡的市场规律,国外的成功案例并不意味着能在中国简单复制,在一地的成功同样也不能简单复制到其他地方。
云计算通过计算资源的公共化与服务化将计算能力以类似于水与电的便捷方式提供给使用者,从而为人们的日常生活乃至为各行各业提供IT服务支撑。著名咨询公司高德纳也将云计算列于2010年与2011年的十大IT战略技术之首。近年来,我国各地各种云计算项目不断上马上线,推动着云计算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据预计,3年内我国云计算相关产业规模将达2000亿元。然而,我们依靠“拿来主义”使用国外已有技术与经验构建云计算中心时,也需要对云计算发展的自身规律与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保持一个清醒的认识,避免产生“人云亦云”,“云来了,算什么”与“云深不知处”的倾向和隐患。
首先,要避免“人云亦云”,防止云计算中心规划建设同质化。一般而言,云计算按其提供服务的层次不同可分为“基础设施即服务”,“平台即服务”与“软件即服务”三个层次。当前,一些上马的云平台中,“基础设施即服务”占据了多数,即提供虚拟主机或存储租赁,这种平台提供的服务基本同构,缺乏市场细分。云计算的最大优势来自于对不同用户之间进行削峰填谷以获取的规模效应,较多缺乏合理配置的小云平台可能会使得云计算难以发挥其最大优势。因此,建议在引进国外云平台产品与技术时,要对云计算中心发展进行统筹规划,对云计算平台构建实行合理的差异化发展,注重挖掘行业与市场深度,进行有效整合和布局,避免云计算产业过早陷入过度竞争而导致的跨越“吃肉环节”进入“喝汤环节”。
其次,云计算规划建设要解决“云来了,算什么”的问题,避免产生研发生产与用户需求脱节的隐患。云计算产业与其他产业一样,均脱离不了平衡供给与需求的市场规律,国外的成功案例并不意味着能在中国简单复制,在一地的成功同样也不简单复制到其他地方。由于种种原因,目前部分企业与用户对是否向云迁移仍然存在较大疑虑,对新的服务与付费模式尚未能完全接受与习惯。一些云计算中心上马后仅仅起到了演示的作用,而缺乏真正的用户与应用需求,存在着有“中心”无“数据”的尴尬。因此,云计算的推广与发展需要解决“最后一厘米”的问题,即谁来使用谁来埋单的问题。这就需要充分了解行业需求,结合地区产业发展特征,真正解决一个地区相关行业发展难点问题,构建用户对云计算平台的信任,使得用户愿意进入到云里面。
再次,简单地使用“拿来主义”构建云计算平台可能会引起“云深不知处”的隐患。云计算平台作为经济社会的公共基础设施,其服务的高度集中化也使得其风险高度集中化,任何一点小的故障与安全攻击都将可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与社会影响。例如,全球最大的云计算服务提供商亚马逊公司的云平台于2011年和2012年多次发生当机,使得多个运行于其上的服务提供商被迫停止服务。而全球最大的客户关系管理云提供商Saleforce.com也早于2007年就遭遇钓鱼攻击,导致众多客户隐私数据的泄露。因此,对于云计算平台这样复杂的系统,我们不仅需要拿来先进技术,并且需要深入理解与消化,从而为云计算安全可靠运行提供有力保障。并且,云计算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其应用驱动与规模化的特征也将为我国其他传统IT产业如集成电路、操作系统、网络设备、行业软件等的发展提供新的机遇。在拿来的同时,结合实际对云计算核心技术进行再创新,这将为这些产业打破目前国际产业格局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我们要重视核心与关键技术积累以及相关人才的培养,鼓励技术与商业模式创新,为云计算相关的技术与应用模式创新提供良好的环境。
总体而言,云计算方兴未艾,国际产业格局仍然处于成型阶段,如何采用拿来主义快速发展云计算产业,同时结合地区发展与行业特征,进行统筹布局,深化应用模式,充分结合产业需求,并快速掌握核心计划,进行技术创新与应用模式创新,这将对云计算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坚持原创.......请不要一声不吭,就悄悄拿走。
我原创,你原创,我们的内容世界才会更加精彩!
【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TechTarget,欢迎大家转发分享。但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等)以及微信公众号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使用。】
微信公众号

TechTarget
官方微博

TechTarget中国
相关推荐
-
云迁移过程如何避免停机
随着众多企业迁移至基于云的基础设施,IT团队需要确保在迁移过程中的可用性。但是考虑到所涉及的复杂性,在云迁移过程中防止或最小化停机时间并不容易。
-
想要更好的云基础设施管理!你检查IT工具集了吗?
云迁移给企业IT团队带来了很大的变化,从他们如何监控成本到如何组织员工。但是最大的变化,也是挑战之一,就是对基础设施管理工具集上的发展需求。
-
丢三落四:企业上云却忘记了云安全
云迁移所带来的价值主张主要涉及速度、敏捷性、成本降低以及管理云迁移口中所说的更多安全控制措施。
-
云迁移面临遗留安全工具挑战
专为数据中心设计的传统安全工具是无法在云环境中正常运行的。根据安全管理人员的说法,这需要新的方法。本文讲述了企业该如何在夹缝中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