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两条相反的推测引起了人们极大兴趣,一条是来自尼尔森的”跨平台”报告,报告认为传统电视不会退出江湖。据调查,美国人观看电视的习惯依然没有改变太多,大多数人仍然在延续以往看电视的方式。传统电视不会走上终点,今天的青少年,在成为30岁中年人的未来,也会像他们的父母和祖父母那样,在电视节目中找到属于那个年纪的乐趣。
另一条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视听新媒体发展报告(2013)》。报告透露:北京地区的电视开机率从3年前的70%下降至30%,且收看电视的主流人群为40岁以上的人群。用户大量流失加老龄化,种种现象不免让人担心,电视有一天会消失。
这两条推测的调查受众一个是美国人,另一个是北京地区的人,这也许是导致推测完全相反的主要原因。但从一个侧面说明,当我们处于拥有个人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新“屏幕”的“多屏时代”时,人们普遍对电视的生存环境表示担忧。
但正如当年电视的出现并没有淘汰广播一样,一种新事物极大的弥补了旧事物的缺憾,但并不意味着会将旧事物完全淘汰。电视的出现弥补了广播只闻其声不见其影的缺憾,但电视在特定场合如出租车、自驾车时无法取代广播的优势。所以电视大可不必为互联网视频的冲击而感到悲观,因为即便是在多屏时代,电视和新媒体依然是良性竞争、交融合作的状态。
在互联网上看视频节目,打破了人们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收看节目的习惯,但电视在体育赛事直播方面,却略胜网络直播一筹。而且在大多数传统家庭中,电视是将家人聚集到一起分享娱乐时光的最好方式。但电视的最大弱点是互动性不强,但智能电视的发展将会逐渐补齐这个差距。可以预见,未来屏与屏之间的差异,仅在使用时间、场合、作用方面有所不同,而未来屏幕间的交互方式也将变得更加多样化,多屏互动会成为电视广告以及视频广告新的投放模式。
屏幕间有效互动的前提是三网融合,而大数据技术在此实现过程中,不可或缺。无论我们身在何处,正在用何种终端进行视频收看,这些行为都可以数据的形式被捕捉与采集。这些数据便成为投放哪种广告,以何种组合方式投放的重要参照,此外屏与屏之间还可进行有针对性的,关联性的组合式投放,让视频广告的精准程度更上一层楼。目前,已有技术领先的互联网广告企业在此有所突破。
6月份,AdTime率先推出了国内首家大数据广告运营平台—云图。云图具备更丰富而全面的三网平台和跨行业数据,并实时动态的识别被投放网民的特征和兴趣变化。由于整合了网民看电视的信息、上网搜索行为、手机App访问行为,这些数据能将网民的特征定位的更加精准,且可在最短时间中,为广告主完成一个多屏互动的关联性广告营销方案。让广告更加符合网民当时当下的心理需求,变得更加精准有效。除此之外,AdTime还在可网络投放的户外智能屏方面积极布局,以求对热点人群的进行位置定向,让广告互动无处不在。
在三网融合的大背景下,大数据技术能使屏与屏间的广告投放逻辑更加严谨,使广告响应受众需求的方式更加科学,使网民与广告主的互动与沟通更加有效,一个全新的多屏互动时代将使互联网广告更加精彩。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坚持原创.......请不要一声不吭,就悄悄拿走。
我原创,你原创,我们的内容世界才会更加精彩!
【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TechTarget,欢迎大家转发分享。但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等)以及微信公众号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使用。】
微信公众号

TechTarget
官方微博

TechTarget中国
相关推荐
-
华胜天成收购GD:云+大数据加速企业数字化转型
此次华胜天成全资收购GD公司,涉及三家公司——华胜天成、ASL和GD,而且在交接完成后,三家公司将独立运营。那么,此次收购对于三家公司的意义如何?对此ASL的CEO王粤鸥给出如下的回答:
-
移动互联网:企业如何在大数据的野蛮生长中掘金?
随着全球移动设备、可穿戴设备等智能设备的不断增多,我们看到大数据的数量也不断增长,而且是爆发式的增长。IDC的一份报告预测,到2020年,大数据和业务分析市场将增长至203亿美元,是2015年1120亿美元的两倍。
-
39年历程:甲骨文数据库化云为雨 落地中国
数据量也是最考验存储容量和计算能力的一方面。对于越来越巨大的数据量,企业要如何存储?如何处理?云计算技术又在数据处理中发挥怎样的作用?
-
大数据播报 | 三组数据告诉你“云将彻底改变数据中心”
近期中桥对国内400多家不同规模企业的云计算战略进行了调研和访谈,我们将通过三组数据为您展示——云将彻底改变数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