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强调非结构化数据的挖掘,云计算强调资源高效利用,一个面向业务应用,一个面向IT管理,不说风马不相及,但彼此交集并不多。
二者惊人相似之处并不在于内容,而在于其市场传播和导入过程,首先二者都是舶来品,其次在开始的时候,没有弄得明白它们是什么。
回想一下2~3年前,没有说得清楚云计算是什么?但有很多人会告诉你,云计算不是什么,不是虚拟化,不是绿色节能。大数据也是如此,很少有人说清楚4个V是什么?有的v连个准确的中文翻译都没有。
现在有很多告诉你,大数据不是数据大,大数据不是Hadoop,就是没有人愿意说大数据是什么?一句话,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可以说广义大数据、狭义大数据、机器大数据,也可以说行业大数据。
在云计算推广初期,从软件到硬件、从芯片到整机,从数据中心规划、设计到运维,人人都说自己是云计算,数据中心也被称为云计算数据中心。如今,类似事情恐要为大数据重演,服务器、存储、数据库都要在大数据分一杯羹。
为什么大数据有这样的魔力?因为和当初的云计算一样,大数据身上有一个标签:IT技术趋势和方向。有此标签,自是人人奋勇,各自当先。哪怕是为了政绩,也要有所作为。
所谓“空谈误事”,还是说点实在的。为此,我也求教了北京理工大学大数据搜索与挖掘实验室主任张华平博士。
“4个V不是大数据的定义,而是大数据的特征。大数据本质就是获取知识。”张华平说。
谈到大数据怎样获得,张博士表示,这都不是问题。大数据可以来自行业积累的数据,也可以一些专业的论坛和渠道。他强调,企业要重视数据积累,需要学会将管理行为数字化,例如邮件就是企业重要的数据。
“数据潜伏着知识,就需要通过大数据分析获得。”他说。
他表示,大数据应用是一个生态环境,有提供技术,有提供分析的,也有提供分析解读的。张博士所在的大数据搜索与挖掘实验室就是提供技术的,他们的ICTCLAS((Institute of Computing Technology, Chinese Lexical Analysis System,汉语词法分析系统)如今得到广泛使用,并承诺非商业化用途永远免费使用。
技术产品之外,张华平也在考虑推广使用的模式,一种不同于商业互联网的模式,一种付费使用的模式。未来可以考虑数据提交使用的模式。我们采集了大量的数据,仅微博的目标是100亿条的数据,几乎覆盖每个人。
大数据的解决之道
“数据不是多了,是少了,哪怕是错误的数据,也是有价值的数据。”他说。“知著、见微、晓意”是大数据的解决之道,有更多的数据等待我们去挖据其背后的知识。因此,像云计算一样,大数据并不遥远。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坚持原创.......请不要一声不吭,就悄悄拿走。
我原创,你原创,我们的内容世界才会更加精彩!
【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TechTarget,欢迎大家转发分享。但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等)以及微信公众号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使用。】
微信公众号

TechTarget
官方微博

TechTarget中国
相关推荐
-
华胜天成收购GD:云+大数据加速企业数字化转型
此次华胜天成全资收购GD公司,涉及三家公司——华胜天成、ASL和GD,而且在交接完成后,三家公司将独立运营。那么,此次收购对于三家公司的意义如何?对此ASL的CEO王粤鸥给出如下的回答:
-
从事云计算职业的四个选择
随着技术变得越来越广泛,IT就业市场上出现了很多云计算工作相关的职位。本文探索四种常见的职业道路,以及如何准备面试。
-
华大基因:BT+IT引领物种学科的新开工
BT和IT融合,为基因组学这个重要的生物学分支奠定了基础。所谓基因组学(英文名称Genomics),就是研究生物基因组、研究如何利用基因的一门学问。它涉及基因测序、基因作图、基因组功能分析等。
-
移动互联网:企业如何在大数据的野蛮生长中掘金?
随着全球移动设备、可穿戴设备等智能设备的不断增多,我们看到大数据的数量也不断增长,而且是爆发式的增长。IDC的一份报告预测,到2020年,大数据和业务分析市场将增长至203亿美元,是2015年1120亿美元的两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