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云计算最令人担心的议题就是“Lock-in”(被技术锁死)。在云计算领域,被锁死其实不太妙,万一云计算供应商倒闭了,你的基础建设也跟着没了。
若是“云计算只是一时风潮”之说是正确的,那么现在进行任何云计算实验在未来都只是浪费投资而已。
但最后结果最有可能是介于传统数据中心、私有云与公有云环境之间。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混合IT三角”。
CIO要做到如此只需掌握几个基本原则,有些是十多年来的老规矩,有些则是云计算运算模式下可清楚看到的东西:
1. 从基础设施中剥离有效负载(payload operation)
这个重点在于:云计算已经把传统“服务器、网络、存储”这种运作角色扭转为较为水平的“应用程序”与“基础设施”区分方式。基础设施业者会负责硬件部分(服务器、储存装置、交换机等),也就是机房、企业网络的核心。他们也会负责软件系统部分(监测/自动分配资源消耗,比如虚拟平台与IT管理系统)。
应用管理员则比较专注在程序、数据,以及需要传输软件功能至终端用户或其他应用系统所需用到的连结性。这些人得负责挑选要在何处部署应用,以及部署后要如何运作。由于公有云系统不会允许用户接触到硬件部分,因此他们所规划的流程就得避开对“硬件”的仰赖。
2.专注在应用程序,而非服务器
我在先前的文章提过,虚拟化与云计算已经迫使开发者与营运小组将“部署单位”从原本的服务器改至应用本身,这是关键的概念,因为你可在上述三个三角点管理应用程序。
虚拟化让事情简单许多,你可为单一应用、单一应用分割或服务建立多个VM影像。在此一阶段,被操作的单位其实不是VM,而是那台档案系统,甚至是在VM内执行的应用程序。
因此,若你想把应用程序从内部的VMWare环境转移至Xen-based的云计算供应商那里,你的挑战只在于让同样的数据系统或是应用程序本身可执行于新的基础设施即可。这对目前的IT部门是常态吗?非也,但若能以此方式来思考,对于混合IT环境却有十足的效益。
3. 所选择的管理工具必须三个点都能使用
现在有许多管理软件可让你在虚拟机房、私有云、公有云中进行部署、管理、监控应用,尽量用吧。
目前云计算最令人担心的议题就是“Lock-in”(被技术锁死)。在云计算领域,被锁死其实不太妙,万一云计算供应商倒闭了,你的基础建设也跟着没了。要避开此一风险的方式之一就是选择以应用程序为主(不然至少要VM-centric)的管理工具或服务,好让你在万一有状况的时刻,可把数据或应用程序带走,以备不时之需。
虽然云计算与虚拟平台有很棒的可携性,但若有管理环境可让你设计可携性的解决方案则是较佳的转移策略。若这些工具或服务可以支援备援、数据同步,或灾难规避则更好。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坚持原创.......请不要一声不吭,就悄悄拿走。
我原创,你原创,我们的内容世界才会更加精彩!
【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TechTarget,欢迎大家转发分享。但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等)以及微信公众号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使用。】
微信公众号

TechTarget
官方微博

TechTarget中国
相关推荐
-
从外卖到云计算:美团点评意欲何为?
美团认为云计算的本质是契合用户需求自由组合的产品设计、全周期服务、秒级计费按需使用、专属工程师一对一的服务。
-
公有云中追寻区块链的身影
企业中关于区块链的确切角色还在讨论中,但是技术上的兴趣却越高涨。像AWS、微软Azure和 谷歌这样领先的公有云供应商推出他们自己的区块链服务,也就不足为奇了。
-
从事云计算职业的四个选择
随着技术变得越来越广泛,IT就业市场上出现了很多云计算工作相关的职位。本文探索四种常见的职业道路,以及如何准备面试。
-
事件驱动应用推动下一代IaaS的演进
公有云的新范例结合了最佳的基础架构即服务、平台即服务和软件即服务,以改善供应商和用户的云业务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