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场开源运动中,技术人才的争夺都是必不可少的风景,这个定律同样也适用于商业应用世界。OpenStack在开源云平台的人才大战中取得了不可思议的成绩。在项目成立短短两年的时间内,OpenStack会员超过5600位,他们分别来自88个国家的超过850个不同组织,全球各地建立的OpenStack用户组达到38个。
虽然产品尚待完善,但OpenStack社区所拥有的超高人气已经成为支撑OpenStack发展的重要资产。从某种程度上看,更大的社区规模和产业生态圈弥补了OpenStack产品成熟度的短板,并切实推进其产品投入实际生产环境的速度。
思杰对CloudStack的全力扶植显然加剧了这场人才之战的烈度。自2012年4月投身Apache阵营以来,CloudStack.org开源社区的用户参与度已经增长了4倍,活跃社区成员超过3万名,CloudStack社区版下载量达到6万余次,每月下载量以平均5倍的速度增长。
而让中国用户最为欣喜的是,无论是OpenStack还是CloudStack,其开源社区的发展壮大都有中国力量的积极参与。作为中国对OpenStack社区贡献最大的机构,新浪将经过生产环境验证后的监控项目(Kanyun)和计费项目(Dough)开源并贡献给OpenStack社区,并且还贡献了大量的Bugfix,在Essex版中贡献量排名第九。另外,OpenStack中国社区已经达到3000人以上的规模。
CloudStack方面,天云趋势正在与思杰合作推进CloudStack社区的发展,成立了CloudStack中文社区。CloudStack中文社区在中国多个城市的技术沙龙活动正在巡回举办之中。另外,思杰还正在面向其中国的合作伙伴和客户展开名为“云构建日”的CloudStack社区培训计划,该计划通过两天的会议培训合作伙伴和客户云的具体创建过程。目前,该计划培训的对象已经达到数百个。
从开放云市场的发展整体分析,不同开源组织围绕社区的人才争夺战没有输家。在完整开放的前提下,开源云平台将呈现出多平台并存的市场格局。各平台社区的蓬勃发展将带旺整体市场,持续扩充开源云平台的应用版图,构建起打破传统、健康和谐的生态系统。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坚持原创.......请不要一声不吭,就悄悄拿走。
我原创,你原创,我们的内容世界才会更加精彩!
【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TechTarget,欢迎大家转发分享。但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等)以及微信公众号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使用。】
微信公众号

TechTarget
官方微博

TechTarget中国
相关推荐
-
OpenStack本地存储选项的现在与未来
SSD、HDD和NVMe都能为OpenStack部署提供了存储服务。但他们各自的优势和哪里,并且这些技术将如何演进?
-
在私有云和混合云中使用OpenStack容器服务
OpenStack Magnum仍然是开源云平台上容器部署的一个关键服务。但是诸如Kolla和Kuryr这样的新服务也在不断发展成熟。
-
默认OpenStack安全组:如何更改规则?
没有类似于默认OpenStack安全组这样的事还没有。每个项目都有自己的默认组,它在管理员开始一个新项目之时就已经创建。
-
从外卖到云计算:美团点评意欲何为?
美团认为云计算的本质是契合用户需求自由组合的产品设计、全周期服务、秒级计费按需使用、专属工程师一对一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