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伊始,各大杀毒软件厂商将其安全产品升级到了2009版。伴随着版本的升级,安全厂商大张旗鼓炒作自己产品中的“云安全”概念。其实,此前关于“云安全”的概念已经屡见媒体,安全厂商已经积极为其登场造势。虽然各家的“云安全”概念不尽相同,但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
1、局域网带给“云安全”什么?
“云安全”的基础是依赖于大量的客户端为其提供的大量病毒样本,然后通过病毒自动分析系统对可疑文件进行分析并提取特征,加到病毒库中,最后通过病毒库更新服务于更多的用户。在企业中部署安全软件不外乎两种方式:一种是单机模式,企业通过购买产品授权为每一个客户端部署杀毒软件;一种是服务模式,企业购买相应的企业版,然后分别进行服务器端和客户端的部署。不管是哪种方式,局域网中众多的客户端为“云安全”其提供了大量病毒样本,这些样本信息扩充了安全厂商的病毒库,安全厂商从中获益颇多。
另外,“云安全”似乎将所有的风险转嫁的企业身上,企业为此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因为,为了获得病毒样本安全厂商通常的做法是:在客户端上安装一种类似收集或者报告信息的工具,进行所谓的病毒样本的收集。虽然安全厂商宣称这些工具只是“从用户机上发现可疑文件并自动上传”,但谁又能保证机器上的个人隐私,甚至公司商业机密也被当作“可疑文件”被上传了呢?在“云安全”模式中,个人、企业客户端是弱势,谁能保证收集主机信息的合法性呢?“云安全” 的出现“让每一台电脑都变成一个木马监测站”又有谁能够对此进行监督呢?
2、“云安全”带给局域网什么?
由上面的分析可见,局域网为“云安全”至少付出了流量,并且冒着个人隐私、商业机密被泄露的风险,而安全厂商在其中获益多多。利益是否均等?“ 云安全”又为局域网带来了什么呢?如果真如安全厂商所说,“云安全”为用户、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倒也罢了。但现实情况是:病毒厂商通过一组组的数字宣称每天收集到木马、病毒样本数十万,数以亿计的客户端为其提供了这么多的病毒样本,但这种好处似乎一点也没有感觉到,倒是病毒、木马却层出不穷,企业网管为此叫苦不迭。可以说,“云安全”并没有为局域网带来什么实实在在、显而易见的好处。
也许,安全厂商会说:“云安全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是,以当前安全厂商的造势宣称来看,俨然该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了,已经大大地惠及于民了。这种自相矛盾的做法,可以看出某些安全厂商的浮躁,商业利益至上,有愚弄大众之嫌。安全厂商呼吁“团结起来才安全”,是呀,数以亿计客户端团结起来为你们提供了病毒样本,但你们准备好了吗?比如,是否健全了病毒分析系统?是否提升了对于新威胁的相应机制?如何杜绝“云安全”可能会产生的个人信息的泄露?对于不同的客户端(个人用户或者企业)各厂商的“云安全”是否有不同的策略呢?另外,现在所谓的“云安全”还是各厂商各自为政,只能算是一朵“孤云”,厂商之间如何协同能够实现真正的“云安全”呢?
总结:记得2008安全厂商炒作“主动防御”,2009年的“云安全”不管是炒作概念还是新技术,我们希望它不是“皇帝的新装”,能够为用户带来真正的安全。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坚持原创.......请不要一声不吭,就悄悄拿走。
我原创,你原创,我们的内容世界才会更加精彩!
【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TechTarget,欢迎大家转发分享。但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等)以及微信公众号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使用。】
微信公众号

TechTarget
官方微博

TechTarget中国
相关推荐
-
从事云计算职业的四个选择
随着技术变得越来越广泛,IT就业市场上出现了很多云计算工作相关的职位。本文探索四种常见的职业道路,以及如何准备面试。
-
IT专业人士的最佳云安全认证
虽然对某些安全认证计划的价值存在一些争议,但他们中的大多数还是比传统的自学方案更能为专业人员提供更加有效的帮助。
-
WannaCry危情三日:亚马逊、微软与阿里的应对之态
针对这一“WannaCry蠕虫病毒 ”事件,三大巨头云服务厂商都明确了一个观点:这类安全事件并不是结束,这只是一个开始。
-
WannaCry警示:学会检测和减轻云端恶意内容
多年来许多人都预测到了云将是革命性的。我们也已经看到了这一预测正在成为现实:企业正在利用云更快地为用户提供更多的功能,并减少运营开销,从而全面加强对业务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