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黄晓庆:云计算试验田性能超想象

日期: 2009-11-04 来源:TechTarget中国 英文

  什么是云计算?一百个企业可能会给你一百个答案。但真正能够将数据应用从“云端”带回“现实”的屈指可数,商业模式已经成为困扰云计算发展的关键,

  对此,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黄晓庆也颇有同感,但他还是很看好云计算的未来,“信息服务驱动网络发展,驱动技术进步和基础设施建设,而信息服务的对象用户需求,又是驱动这一切的根本,而对于IT支撑能力的需求是没有边界的。”

  黄晓庆认为,Google可谓是云计算的鼻祖。

  他援引Google的发展历程,称Google原先因为没有投资,只能自己攒机,很差的机器不可能发挥服务器般的性能和稳定性,于是只有去想该如何提高可靠性,如何利用很多”破烂”机器获得更高的性能,这就有了云计算的雏形。

  “Google在98年的时候被迫发现了这一规则,看到了聚合的力量,今天微软、IBM、雅虎、百度、亚马逊这些企业看到了规则,于是开始进入云计算领域。”黄晓庆说道,“如果我们不去认清云计算的强大,我们就不知道互联网的未来和规则,也不能发现云计算蕴藏的巨大商机。”
  黄晓庆表示,与国外相比,国内的云计算发展才刚起步,数据中心建设也还在初步阶段。但是黄晓庆认为,硬件的拓展和建设是基础,而最重要的灵魂是结构化海量数据管理和并行数据处理,还有诸如分布式文件系统,集群管理和调度系统。“这些也正是Google的看家本领,这使得Google可以定制世界上最便宜的计算机,用这些模式和方法将它们连接在一起,发挥出了与传统计算完全不同的能力。”

  黄晓庆并不讳言云计算所面临得挑战:一是可靠性,网络的可靠性和数据存放的安全性;第二是产业链各方有组织的开放各自的标准和兼容对方的标准。

  黄晓庆还谈到了软件结构,认为并行编程才是适应云计算时代互联网环境的编程方法,将程序设计的四路拓展到几百、几千台计算机的平台上才是未来之路。目前从科学探索到大型的金融运算,很多时候数据量和运算量已经不是原来的量级了,只有大型的数据中心才可以承载。

  黄晓庆最后透露,中国移动研究院已经开辟;额一块小的云计算“试验田”。“该中心拥有256个节点,1024个CPU,做并行的数据挖掘,可扩容性非常的好。在保证数据可靠性、正确性的前提下,性能是商用系统的30倍,数据挖掘性能增加9倍,成本低了6倍。”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坚持原创.......请不要一声不吭,就悄悄拿走。

我原创,你原创,我们的内容世界才会更加精彩!

【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TechTarget,欢迎大家转发分享。但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等)以及微信公众号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使用。】

微信公众号

TechTarget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TechTarget

官方微博

TechTarget中国官方微博二维码

TechTarget中国

相关推荐

  • 从事云计算职业的四个选择

    随着技术变得越来越广泛,IT就业市场上出现了很多云计算工作相关的职位。本文探索四种常见的职业道路,以及如何准备面试。

  • 华大基因:BT+IT引领物种学科的新开工

    BT和IT融合,为基因组学这个重要的生物学分支奠定了基础。所谓基因组学(英文名称Genomics),就是研究生物基因组、研究如何利用基因的一门学问。它涉及基因测序、基因作图、基因组功能分析等。

  • 黄允松:2017,云的机遇在哪里

    在这个倡导所有企业都将最终成为IT企业的时代,你认为在新的一年中,云计算将会有哪些新机遇?未来世界会哪些新的技术方向。

  • 2017年数字经济新时代:除去云计算,还需要什么

    据LinkedIn最近的调查结果显示,最受欢迎的职业技能都与数字技术有关,可见日益普及的数字技术将引领未来。目前,用户界面设计已成为最受欢迎的移动应用技能之一。